四川新闻网消息 枣山园区紧盯安置小区、老旧小区、城乡结合部社区三大治理薄弱领域,开展城乡基层治理“三大攻坚”行动,坚持分类施策、精准发力,推动枣山园区基层治理工作再聚焦、再深化、再提升。 “一核多元”——安置小区变利民便民新小区 枣山街道旭岩社区美好家园小区成立时间短,居民多为征地安置回迁农户,参与小区自治积极性不高、业委会成立较难、公共卫生意识差、基础设施不完善等难题。枣山园区坚持“全民参与、共享共治”理念,以“一核”为枢纽,引领“多元”力量多点多极多向发展,着力构建“一核多元”精细化治理模式,探索“小实事”激发“新活力”的治理之路。构建组织体系。建立“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联动体系,成立小区党支部和4个楼栋党小组,组建小区业委会,充分发挥小区32名党员示范作用,带动4000余名居民参与其中。同时以“金广安·红物业”活动为载体,1名物业公司管理层党员按程序入选小区支部担任委员。优化为民服务意识。大力开展“红色联姻”行动,引入广安市义务工作联合会、云朵朵幼儿园2家社会组织,为小区30余名青少年提供禁毒防艾知识宣传、儿童教育服务。盘活小区零星闲置地块,引导地摊固定化、规范化,解决小区居民买菜难的“最后一公里”。会同物业公司开设“便民星期六”活动,方便行政日工作的居民办理小区事务,今年来,周末办件达50余次。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全面实施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在小区主要通道、出入口、停车场、楼栋等部位安装智能感知设备,加强小区安防控网,居民生活更加智能安全。完善小区基础设施,对小区绿化、路面路灯、健身器材、门禁系统等设施开展全面排查,发现并整治安全隐患37处。组建小区矛盾纠纷调解协调会,协调化解邻里矛盾纠纷20余件。 “一聚两联”——老旧小区变身幸福港湾 枣山街道马石梯社区锦泰苑小区作为枣山园区老旧小区,住户繁杂,设施老化,管理薄弱,物业“失管”“弃管”等问题,通过聚合资源、联合共建等方式,补齐老旧小区管理短板。党建牵线聚资源。以“支部建在小区上”为抓手,开展全覆盖排查小区党员行动,共摸排出3名党员,积极筹建小区党支部。2019年居民自发成立小区自管会,向广安区房管局申请维修基金,在小区内安装倒闸门、小区监控、规划停车位。联合共建强服务。由园区基层治理委员会牵头,会同财政金融局、建设环境局、公安分局等部门协同配合,制定《枣山园区城乡结合部老旧小区试点改造实施方案》,分领域明责任对城乡结合部老旧小区基础设施进行升级改造。截止目前,公安分局已完成小区内智慧安防设施选址工作,建设环境局正在推动污水管网、通信管线等提档升级。联合自治重参与。社区居委依法加强对自管会进行指导,组建工作专班,入户宣传自治意义,发放明白纸500余份。通过盘活大门处闲置空间打造居民议事屋,协商制定“锦泰家规”(自管会议事规则、居民公约),组建“阳光锦泰微信群”,公布“家规”、商议重大事项、通报守约情况,实现“制度进群、规则入心”。 “一育两提”——城乡结合部社区变身文明先进样板 枣山街道滴水岩社区地处城乡城乡结合部,人口流动性较大,人员构成复杂、矛盾问题多、治安环境差等现象突出。滴水岩创新工作方式,让管理从“被动式”向“参与式”转变,社区氛围日趋和谐,党群关系融合升华,居民满意度、获得感不断提高。育强领头队伍。2020年4月滴水岩社区党支部升格为党委,下设2个党支部,结合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优配齐社区两委班子,设有社区常职干部6名,大专以上学历4名,平均年龄41岁,有效激活党委带头,居民参与的治理机制。提升文明程度。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重要抓手,组织辖内居民建立讲文明树新风志愿服务队1支,设立宣传栏3个,每周播放公益电影2场次。同时,通过开展道德模范评比活动,2021年在辖区内评选出“文明家庭”10户、“五好家庭”10户、“孝老爱亲榜样”10人、“好公婆”10人。2018年该社区被评为市级文明社区。提升城市温度。充分发挥社区党群服务活动中心作用,聚力打造党员教育培训中心、假日(家长)学校、青少年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切实提升为民服务效能。深入推进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坚持环境卫生、“垃圾死角”整治,切实打造宜居环境新社区。协同举办“同唱党歌、传习家风、歌颂劳动、科学法律”等大型活动5场次,增强社区居民凝聚力,提高社区治理“软实力”。(枣山园区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