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安区公安分局举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启动仪式。 |
四川新闻网消息(廖小兵 莫小宇 记者 游伍琼 摄影报道)“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广安区辖区破案率上升25.7%,刑事打击上升15.2%,涉案警情下降32%,可防性案件下降23.5%,社会治安满意度连续三年达到98.85%以上,收到人民群众感谢信10余封、锦旗30面,得到了群众的广泛赞誉-------2021年6月18日上午,广安区公安分局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向人民报告主题新闻通气会,现场向媒体朋友、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警风警纪监督员代表介绍该局“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成效。  | 广福派出所帮助辖区居民张承英误将4900元钱转给他人,及时帮其找回。后送来锦旗。 |
据广安区公安分局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广安区公安分局突出政治引领、立足职能职责,深入贯彻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在全区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党史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转化为增强“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效于民”为民服务能力上来。  | 广福派出所民警走进友谊实验学校开展法制宣传活动。 |
今年3月21日,该局隆重举行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启动仪式,深入开展“我为群众送温暖”、“净网2021”反诈、“两警靓丽城市”等六大办实事行动,着力为群众解决“微心愿、微实事、微项目”三微实事,做好人民群众“贴心人”。其中,“我为群众送温暖”行动中,民警深入企业、困难群众、贫困党员、留守儿童等特定人群,常态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深入城乡党建结对共建村、“联建”党支部、“联心”帮扶对象,开展党建联席会28场次、基层治理活动15场次、为群众办实事162件次;“联心”民警走访慰问群众311人次、帮助群众办实事252件,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活动12次、社区法律讲堂25次、休闲广场法律宣传图片展3场次,进乡村开展法制宣传266人次,为30余名留守儿童送去学习资料及学习用具,为50余名空巢老人送去温暖。  | 浓洄派出所值班民警刘必军帮忙找回走失老人。 |
“净网2021”反诈专项行动中,该局组织精干警力集中攻坚,深入排查、逐案分析、制定对策,全力追赃挽损,竭力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得到最大限度保护。目前全区涉电诈案件已打击处理团伙数3个,刑拘涉案人员40余人,前科人员及高危人员录入率达到100%,为人民群众挽回损失150余万元。同时,按照“打防结合、预防为先”的原则,该局大力开展反诈宣传,利用微信朋友圈投放70余万条反诈广告,印制发放30余万份宣传单,运用无人机在主城区上空循环播放宣传警示语;派出所延伸宣传触角,深入街道(小区)、广场、高校、企事业单位等阵地开展如《致全区财务人员的一封信》、《致企业法人代表的一封信》等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不断提升群众“反诈”意识,降低发案率,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财产免受损害。  | 万盛派出所邀请辖区行业场所、群众代表开展“开门评警”活动。 |
“两警靓丽城市”行动中,以实现街面可防性案件有效遏制、各类警情大幅减少和警民关系更加密切、公安形象更加良好为目标,构筑起特巡警固点巡线、多警联动守圈、铁骑中队管区、派出所控面、社区民警牵头网格员固网格的点、线、圈、面+区+网格“六位一体”、民力+警力+科技力互融互促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了城市见警率,挤压了违法犯罪空间,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该局以“现案必侦”为抓手,实施了“所队协作、队队合作”工作机制,严打创安破案率、打击数均持续上升,八类暴力案件、九类涉黑恶案件破案率达到100%。 “区公安分局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办法多、成效好,无论是送温暖、反诈工作还是两警靓丽城市行动均走在全市前列,同时通过新闻发布会方式向人民报告,很有新意,值得肯定推广。”广安区政协常委曾维忠出席了新闻通气会,在发言时高度肯定了区公安分局工作,也对召开新闻通气会这种方式给与点赞。 附22条便民措施: 1.户籍业务“网上办”。户籍登记在广安的居民,申请办理户口登记、项目变更和户口迁移等户籍业务的,可通过“金盾广安”公众号进入广安公安微户政页面,在网上提交相关办理需求及证明材料办理户籍业务。 2. 户籍业务“就近办”。在未独立运行公安派出所的乡镇驻勤制警务室设置办理窗口,为群众办理无需审批的户政业务,如需上级审批的户政业务,驻勤制警务室工作人员先行收取需审批的户政业务材料,按程序进行办理。 3.简易业务“现场办”。对新生婴儿上户、换领户口簿、办理临时身份证、死亡注销户口、变更辅项信息等户籍业务,手续齐全当场办结。 4.特殊人群“上门办”。高龄人员、残疾人、孤寡老人等行动不便特殊群体无法到公安机关申办身份证的,户籍民警上门采集指纹和照片办理二代身份证,并实行送证上门服务。 5.省内迁户“一站办”。省内群众办理户口迁移业务,只需到落户地公安派出所、户政中心、户政分中心申请办理落户。 6.临时身份证快办。将临时身份证办理权限下放至派出所,户籍地派出所(具有户政窗口)、户政分中心、户政中心均可受理广安区内临时身份证业务,手续齐全当场办理。 7.实行一次性告知。群众咨询有关服务事项时,负责接待的窗口人员采取口头或书面告知的形式,向群众一次性告知受(办)理服务事项所必须具备的前置条件和必须提供的相关材料、办理程序和办结时限,对群众提交材料不齐全或不符合法定要求的,窗口人员一次性告知其应补充的材料。 8.增设户政办理分中心。在广安区政务中心、广福派出所户政分中心办理户政业务基础上,增设城北派出所户政办理分中心,方便群众就近办理业务。 9.推行窗口延时服务制。户政中心、户政分中心、派出所户政窗口实行当日业务办结(不含审批类)才下班制度,推行法定节假日办理户政业务,切实为群众提供便利。 10.开通二代证办理进度查询。户籍地为广安市的群众办理二代身份证业务后,可通过“金盾广安”公众号查询二代证办理进度。 11.开通同名查询。新生婴儿上户前,可通过“金盾广安”公众号进行全省同名查询。 12.优化政务服务。在户政中心、户政分中心、派出所户政窗口配备业务办理引领员,对高龄、残疾等行动不便人员实行帮助办理。对无法通过智能手机申领并出示“健康码”的老年人,由引领员协助落实体温测试、口罩佩戴等防疫安全措施,在大厅备齐老花镜、口罩、饮用水、医疗急救包及常备药品应急便利物资。 13.提升见警率和管事率。城区派出所巡逻队实行“动中巡逻、动中备勤、动中处警”机制;铁骑中队加强夜间小夜市、小推点、小街、小巷、小区等“五小”区域的巡逻管控,经过小区时进区巡逻不少于5分钟;乡镇派出所加强场镇夜间巡逻,每半月对行政村全覆盖开展巡逻一次。 14.优化报警服务。在学校、银行(含金店)、车站等重点场所推行安装“一键报警”装置,方便群众报警求助。 15.维护校园秩序。在中小学上放学高峰期等重点时段落实警力值守校园制度,切实维护校园治安秩序。 16.提供港澳二次签证便捷。在思源广场等重点区域设置往来港澳二次签证自助机,方便群众办理。 17.抓实反诈工作。深入开展反诈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镇、进社区、进家庭“六进”活动;强化技术反制,提高预警止付冻结、追赃挽损成功率;深入推进“两卡”行动,斩断“两卡”黑灰产业链,全力以赴开展精准防控。 18.扎实推进“团圆”行动。全警动员,充分运用互联网、DNA等新技术新手段,加快推进DNA和人员信息比对,有序组织认亲活动,为全区更多失散家庭实现团圆梦。 19. 奋力推进“飓风-2”盗窃“两车”单元打击行动。提升破案率,借力川渝警务协作机制,严厉打击盗窃“两车”跨区域团伙作案,全力为群众追回被盗摩托车、电瓶车。 20. 优化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网络安全审核或变更时限审核的办理时限。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缩短到3个工作日。 21. 优化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运输许可审批时限。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运输许可审批的办理时限,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二、三类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运输许可(备案)审批时限,由3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 22.护航企业发展。深化“做人民群众贴心人”活动,联系企业民警每月深入企业不少于一次,主动帮助解决相关问题和困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