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而繁琐的工程,事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民生福祉和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市委五届九次全会决策部署,武胜县创新实施“五域共治,五线共谱”城乡基层治理模式,着力补齐城乡基层治理短板,在抓实抓细81项基层治理重点工作任务的同时,紧紧扭住群众反映强烈的法治、信访、环境保护、民生等领域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开出治理良方,强力开展专项整治,城乡基层治理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健全三级接访体系 有效化解信访积怨 “老乡,请放心,我们一定依法依规解决好你反映的信访问题,积极与相关乡镇取得联系,督促有关人员尽快协调解决好这个问题。”11月5日,武胜县信访局局长余波在接访原龙庭乡村民文某反映的乐善镇与原龙庭乡拆乡并镇后的遗留问题时表示说。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信访工作的决策部署,武胜县信访局担当作为,大力提升服务水平,不断健全县、乡镇、村(社区)三级接访体系,实现矛盾纠纷早发现、早化解。 “通过县级领导每月一次接访下访,乡镇(部门)主要领导‘面对面’接访,开展村(社区)群众坝坝会等,信访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余波表示,今年全县1.2万名机关干部与16万户群众实现联系走访全覆盖,收集群众问题诉求239件次,已化解124件次,问题化解率达52%。 同时,为坚持法治信访,武胜县以推进信访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深入推进信访工作制度改革,坚持实行“统一信访受理平台,统一集中接访,分类落实专人化解”的信访服务模式,全面落实“合理诉求依法解决到位、不合理诉求解释疏导到位、家庭困难帮扶到位、行为违法依法处理”的工作机制,全面化解群众反映的难点问题,打造更高水平的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更好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开展环保督察“回头看”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老乡们,现在村上这个污水处理站运行得如何,还有什么相关问题都可以反映出来。”11月6日,武胜县生态环境局相关工作人员来到该县中心镇道马村,对整改后的污水处理站运行情况进行巡查。 武胜县生态环境局对环保问题的“回访”只是该县持续用力推进环境问题整改,回应群众环保诉求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武胜县全覆盖开展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回头看”,深入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攻坚等行动,建立问题清单,分类制定整改方案,督促抓好问题整改落实。 截至目前,全县共收到中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215个,已完成整改214个,整改完成率为99.53%。剩余的县城无备用水源问题已延期至2025年完成。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累计交办55个,整改完成52个,完成率94.54%。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攻坚专项行动共排查出59个突出环境问题,整改完成33个,按时序推进整改26个,预计11月底全面完成整改。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抓好环境问题整改,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对照中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集中攻坚排查问题台账,督促责任单位限时整改,严防整改问题反弹,确保整改成效不打折扣。”广安市武胜生态环境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该局将继续排查县域内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动态更新问题台账,实行“清单制+责任制+时间表”管理,确保所有问题全面彻底整改到位。 坚持保障改善民生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全县硬化通村水泥路1238公里,窄路加宽270公里,新建便民路2432公里;实施农网改造项目457个,自来水管网延伸入户258千米,新建蓄水池178口,整治山坪塘410口;全县所有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站“八有”“乡三有”全部达标...... 一系列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武胜县坚持保障改善民生,狠抓各类民生工程建设,不断强化对特殊困难群体的救助、关爱和帮扶,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 该县还大力开展就业增收行动,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激励贫困户就业创业工作方案》《武胜县2020年发展庭院经济(生态土鸡)项目建设实施方案》,鼓励贫困群众通过务工、创业等方式增加收入,支持贫困户、边缘户发展生态土鸡并予以补助,并开发村级公益性岗位,确保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还将全家无劳动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户全部纳入低保兜底范围。 同时,针对全县不稳定脱贫户和边缘户因户施策,通过就业扶持、发展庭院经济、强化干部帮扶和日常监测,确保已脱贫户稳定脱贫、防止新增贫困人口,持续对已脱贫贫困户开展“回头看”“回头帮”工作,做到脱贫不脱帮扶、不脱政策、不脱项目,防止返贫,确保“脱贫成效精准”。 “只有不断增强群众的造血能力,不断巩固脱贫成果,群众的脱贫步伐才会越迈越实。”武胜县扶贫开发局相关人员表示,下一步,该局将持续坚持“四个不摘”原则,落实就业、产业、住房、医疗、教育、兜底保障等措施,持续开展边缘户及脱贫监测户对标补短,确保不产生新的贫困,切实巩固脱贫成效。同时,加大农村交通、水利、电力、网络、环卫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探索建立解决相对贫困长效机制,为乡村振兴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原标题:基层治理出实招 强力整治显成效(来源:广安日报 武胜记者站 肖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