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12月17日讯(记者 文骥)近日,2020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候选人事迹“云推介”展示活动在多个网络平台同步直播。四川广安市武胜县公安局民警熊中华作为四川省公安机关唯一候选人,在他曾经援助的凉山阿布洛哈村开启了“云展示”。
全国“最美基层民警”是中宣部、公安部组织评选的荣誉称号,经过综合各地推荐、网络点赞和展示等环节,在候选人中确定最终人选。此次“云展示”期间,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37名候选人在“云端”绽放风采。 直播中,熊中华带领网友“云参观”了全国最后一条通村公路,走进了当地群众的彝族新居,近距离感受脱贫攻坚给这个彝族村落带来的蜕变。当地老百姓身着彝族盛装唱起了彝族敬酒歌,为熊中华加油点赞。 时间回到2018年。当年6月,熊中华主动请缨远赴凉山布拖县乌依乡参与脱贫攻坚战,挂任乌依乡禁毒专职副书记。 “我才去时,乌依乡有户籍人口4070人,全部为彝族。贫困、毒品、艾滋、辍学等问题交织,形势十分严峻。”回忆乌依乡当初的状况,熊中华感慨万千。 那时,全乡在册人员数据不清、个人信息不完善等情况非常突出。为尽快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熊中华全身心投入,深入村里走访,收集各类信息,造册建档。 
熊中华沿着陡峭的山路步行3个小时到阿布洛哈村开展工作 在到乌依乡后的180多个日夜里,熊中华把乌依乡所有村落挨家挨户跑了个遍。白天进村收集信息,晚上回到乡里完善归档。2018年国庆节回家轮休期间,为确保数据的鲜活完整,熊中华又特地到武胜县公安局申请对在册人员进行了全面的数据核查。由于长期与群众接触,他对每户贫困户家庭情况了如指掌,谁家有几个孩子,在哪儿读书,他都一清二楚。 
熊中华入户走访后在宿舍更新数据资料 起初语言不通,让熊中华十分头疼。彝族大爷大妈不会说汉语,他便找村干部和年轻人当翻译。生活条件艰苦,加之工作繁忙,他经常用泡面填肚子,山高缺水,很多时候要到县城去洗澡…… “瓦黑村1组到8组,来回就40多公里。在老家,这样的距离最多开三四十分钟。但这里山高路险,我们一般开车2小时以上,走路一个单程就要四五个小时。想起才来时,走在悬崖峭壁上,心里就直发麻。”不过,熊中华说,他觉得在这边工作,就像自己跑马拉松比赛,只要全身心投入,脚踏实地,坚持、坚持、再坚持,再大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 
熊中华(中)在乌依乡乌依村4组走访,了解帮教对象家庭困难情况 在禁毒走访宣传中,一些帮教对象会有抵触情绪,想方设法逃避尿检,甚至自暴自弃。为教育帮助他们,熊中华像大哥一样,与他们交换电话号码和微信号码以便随时保持联系,与每一位管控对象真情相交,全力帮扶他们。到乌依乡工作一个月后,熊中华经过反复考虑组建了一个名为“大美乌依健康家园”的微信群,将纳入管控的近百名对象及其家属加入群中,并通过该群积极开展法制宣讲,科普禁毒防艾知识,解读脱贫政策。 熊中华组建的微信群不仅方便了禁毒知识宣传教育,也方便了与大家的交流,拉近了他与彝族群众之间的距离。在微信群里,大家都亲切地称他“熊吾俄”(彝语:熊哥)。 在扶贫的道路上,熊中华把群众的需求视为己任,根据困难情况,有求必应,有难必帮。两年多来,他走访群众近2万户次,帮扶困难群众200余人次,结对帮扶的两户群众全面脱贫,帮助留守学生8名。 日古村13岁的小阿力(化名)因父母均在服刑,自己与11岁的弟弟相依为命。他家是贫困户,享受易地搬迁政策,搬入了县城生活。2019年,熊中华成为他们的结对帮扶干部。阿力在县城读初一,弟弟读小学四年级,但他们年龄太小,不会照顾自己。熊中华了解情况后,对他们进行特殊帮扶,当起了两个孩子的“爸爸”。他经常给孩子们买衣服、鞋子及米、面、油,不时电话问候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还隔三岔五地家访,给孩子们改善生活、辅导作业。孩子们逐渐把这位警察叔叔当成自己的爸爸,学习和生活质量都得到大幅度提升。 2020年春节,熊中华回广安过春节,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他主动请战参加了武胜公安的抗疫执勤。但他心里牵挂着远在大凉山的阿力兄弟俩,每天都要打电话给他们,嘱咐他们遵照社区安排居家防疫。 不久前,当听说熊中华援凉任务结束将要离去,兄弟俩周末专门跑回乌依乡政府找熊叔叔。熊中华亲切地拉着他们的手说:“我的电话号码不会变,会一直关注你们的成长”。 
瓦黑村一位彝族老阿妈为熊中华(左)竖起了大拇指 熊中华一步一个脚印,让乌依乡贫困群众远离毒品和摆脱贫困,深得当地干部群众好评。据悉,熊中华还多次被省、州、县评为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优秀禁毒专职副书记、禁毒工作先进个人等。(四川省公安厅供图)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