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杨诗竹)陈思华,广安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新桥派出所的一名警务辅助人员。作为一名退伍军人,退伍不褪色,从部队回来依旧保持着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曾经有过十几年的军营生活的他,养成了优良的作风,练就了过硬的政治素养,曾多次评为优秀警务辅助人员。他一心听党话、跟党走,在平凡的公安工作岗位上,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用他的行动展示了一名退伍军人在警营的“标兵”风采。 冲锋在前的“标兵” 工作中,他总是精神饱满,站如松、坐如钟,昂首阔步,干事麻利,处事果断,勇于冲锋在前,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疫情期间,分局召集“疫情疑似患者”的值守人员自愿前往医学集中检测点值守。疫情防控刻不容缓,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疫”中,陈思华毫不犹豫向分局递上请战书,请求到疫情一线为隔离人员们值守。在检测点,他每天连续十几个小时工作,不仅要做好安全保卫,还要配合街道、社区以及卫健部门第一时间核查、移送疑似病例,避免疫情的蔓延扩散。为了家人的安全,一连三十多天不能回家,吃住都在检测点。从军营到警营,脱下军装换上警装,他改变的是身上的制式服装,不变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信仰。 每晚和家里人通话,两岁的儿子总是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他只能哄哄儿子:“爸爸在和病魔打仗,东东在家乖,听妈妈的话,早点睡。爸爸打赢了就回来给你买好吃的、买玩具!” 履职尽责的“标兵” 作为巡逻防控组组长、警务队队员,陈思华经常在化工园区开展巡逻守护工作,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他积极组织辖区企业保安、村组干部,组成义务巡逻队,开展群防群治服务工作,进企业、穿街道、踏田坎、走小径,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余起,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势力。 一次巡逻中,他见辖区一户人在家门口争执不休。了解情况后得知:村民小周家的狗将邻居小朱咬伤,小朱被咬后自行前往医院注射了狂犬疫苗,但找小周报销注射狂犬疫苗费用时,双方因费用比例问题发生纠纷。 争执期间,双方各自邀约家属助阵,冲突一触即发,他立即配合派出所同事将两位当事人带至派出所调解。刚到派出所时,双方情绪激动皆不愿意配合调解,眼看调解即将陷入僵局,陈思华耐心地向两位村民进行法制宣传,同时,通过讲一些幽默的小故事、小案例让他们明白远亲不如近邻的道理。他结合类似的邻里纠纷案例,本着化解矛盾,对双方高度负责的态度,耐心细致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历时3小时,最终使双方握手言和。 助人为乐的“标兵” 曾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的陈思华,团结同事,乐于助人,每当听到别人犯愁时,他总是热心地帮忙想办法、出点子。时常有前来办户籍的老年人,大老远从村里来到派出所,却没将户籍资料带齐。他便找来纸条,为老人记录下需要补缴的户籍资料,并亲自带老人回家将资料找齐重新回所里办理。 一次巡逻中,他发现路边一个席地而坐的老人,喘息得十分厉害。陈思华赶忙将老人背上车,带到附近的社区卫生院救治,老人因在外暴晒而中暑。待老人清醒过来,他耐心地询问老人,并从老人口中得知其家人的联系方式。得知其家人在城里务工,不能立刻赶来接老人回家,他便开车将老人送回家中。 “生命中有了当兵的经历,在我的心中就永远镌刻着军人作风、军人精神、军人信仰,鼓舞着我在警察的岗位上继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群众办事!”陈思华总是这样对大家说道。他信念坚定地在从警之路上,用朴实的言语和行动,为维护辖区治安秩序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守护辖区人民群众的幸福,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