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充电设施、强化宣传引导、多方联合检查 让群众出行安全居住放心
2025年08月21日 10:09:31 来源:广安日报龙国松 尹媛媛 前锋融媒 吕甜
今年以来,广安市前锋区聚焦电动自行车全生命周期安全管理,以“补短板、筑防线、强监管”为抓手,纵深推进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通过新增充电设施、强化宣传引导、多方联合检查等举措,从源头遏制安全事故发生,让群众安全便捷出行。
新增设施补短板
“以前小区里到处都是从楼上牵下来的电线,刮风下雨时看着就揪心。现在楼下安装了充电桩,扫码就能充电,既方便又安全。”8月18日,家住前锋区颐园天城国际小区的居民李阿姨,看着楼下整齐排列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满意地说。
颐园天城国际是老旧小区,建成时间早、配套设施不完善,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增多,“飞线充电”、楼道内违规停放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小区消防安全的“老大难”。今年3月,前锋区住建部门联合街道、社区及物业公司,对该小区进行实地调研,根据居民楼分布、电动自行车保有量等情况,科学规划充电区域,在小区空余场地安装了48个智能充电端口。
“这些充电桩有过载保护、自动断电功能,充满电后会自动停止,避免了过充引发的火灾风险。”小区物业负责人王云连介绍,充电桩投入使用后,小区内的“飞线”基本消失,楼道也恢复了畅通。
为从源头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题,该区住建部门牵头开展了既有小区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和充电设施缺口摸排工作,建立起《前锋区既有小区电动自行车台账》,对未达标的小区有序推进充电设施建设。截至目前,前锋区新增充电端口869个,充电端口累计达到2277个。随着一批批充电桩的落地,曾经遍布小区的“蜘蛛网”逐渐消失,居民的充电安全感显著提升。
多维宣传筑防线
“电动自行车不能进电梯,充电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电池老化要及时更换……”每天清晨和傍晚,龙塘街道的“村村通大喇叭”都会准时响起,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普及电动自行车安全知识。这种接地气的宣传方式,让居民熟记于心。
为切实提升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前锋区严格落实《广安市前锋区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辖区物业小区、“九小”场所等重点区域,开展多维度、全覆盖的安全宣传活动。
宣传过程中,前锋区充分发动基层力量,通过设置咨询台、发放宣传单、展示火灾案例等方式,向过往群众讲解违规充电的危害。针对农村地区居民,村(社区)利用“村村通大喇叭”循环播放消防安全知识,让防火意识深入人心。同时,居民小区的宣传栏也成为固定宣传阵地,一张张醒目的宣传海报,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提醒着居民规范停放、安全充电。
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前锋区共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宣传20余次,消防培训1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覆盖3000余人,群众的火灾防范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此外,为推动电动自行车更新换代,降低老旧车辆安全隐患,区商务局积极推进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政策宣传。截至目前,全区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销售金额达314.04万元,申报补贴金额47.39万元,已补贴金额44.119万元,资金兑付率达93.1%,政策红利切实惠及群众。
多方发力强监管
“师傅,您这电动自行车不能停在消防通道上,一旦发生火灾,会影响消防车通行。”近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人员在对辖区某小区进行检查时,发现一辆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在消防通道上,当即对车主进行劝导,并协助将车辆移至指定停放区域。
为了持续加强小区安全检查工作,前锋区建立了多部门联动检查机制,重点围绕小区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乱停乱放等隐患问题开展拉网式排查。今年以来,该区已全覆盖检查物业小区22个,发现并整改问题隐患49处,整改率达100%,有效遏制了电动自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
同时,该区市场监管部门聚焦电动自行车销售、改装环节,持续开展监督抽查和质量抽检,组织执法人员深入各销售门店,宣传新强制性国家标准,严查销售不符合标准、非法改装的电动自行车及电池行为。持续加强对电动自行车废旧电池回收处理的监管,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督促企业严格执行生态环境法律法规。
下一步,前锋区将持续加大整治力度,聚焦住宅小区、高层建筑、“九小”场所等重点区域,严厉查处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飞线充电”、电瓶入户等行为;进一步加强对电动自行车销售、改装、使用、回收、充电等全环节的监管,常态化开展联合检查;不断强化消防安全宣传培训,切实提升群众的安全意识,全力维护辖区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让群众出行更安心、居住更放心。(龙国松 尹媛媛 前锋融媒 吕甜)
编辑:曾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