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嘉陵江畔游”文旅名片越擦越亮
2025年08月14日 08:25:02 来源:广安日报武胜县委书记 陈俊楠
广安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对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作出系统部署,广安文旅产业迎来大有可为的宝贵机遇期。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战略前沿,在广安“以‘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居·嘉陵江畔游’统揽全市文旅工作,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中,武胜如何扛牢使命、展现担当、作出贡献呢?
“主动担当作为、发挥资源优势、彰显武胜特色。”陈俊楠表示,面对区域文旅竞争同质化趋势,武胜的战略抉择在于: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突出“亮山亮水亮文化”,将生态、文态、形态、业态“四态”深度植入文旅产业发展全链条,擦亮“嘉陵江畔游”文旅名片,更好支撑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武胜发展目标清晰而坚定:到2027年,“嘉陵江畔游”品牌效应显著提升,力争成为重庆都市圈近程休闲度假重要目的地,实现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0亿元,旅游总花费突破100亿元,年接待重庆主市场游客超过300万人次,文旅产业对县域经济的贡献率大幅攀升。到2030年,文化影响力、旅游吸引力、文旅产业竞争力实现质的飞跃,基本建成巴蜀文旅走廊重要旅游目的地,“嘉陵江畔游”文旅名片影响力跻身全省县域第一梯队,文化强县旅游强县建设迈上新台阶。
宏伟蓝图如何落地生根、见行见效?陈俊楠详解了武胜构建“嘉陵江畔游”文旅发展新格局的系统谋划:高品质呈现嘉陵江十里画廊核心牵引段,打造沿口古镇金字招牌,扮靓现代都市田园,丰富十里画廊内核。串珠成链构建人文休闲全域旅游网,激发乡村旅游活力,丰富宝箴塞人文体验,以水为脉串珠成链。联动共建嘉陵江国家级旅游风景道,深度融入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建设,全面融入嘉陵江文化旅游联盟。
“生态是基底,文态是灵魂,形态是载体,业态是动能。推动‘四态’深度融合,加快价值转化变现,是武胜文旅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密码。”陈俊楠着重阐释了这一关键路径的内涵与举措:以品质主导推动“四态”深度融合,厚植生态底色,持续推进沿江湿地保护与自然岸线生态修复,因地制宜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赋能文旅生态价值转化。深挖文态内涵,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深化非遗资源保护与创新转化,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展演。提升形态风貌,提升城市颜值和内涵,建设和美乡村,提供优质文化活动空间。丰富业态供给,坚持品牌引领,做实“水文章”、点亮“夜文章”、升级“吃文章”、创新“住文章”、激活“赛事文章”、做精“医养文章”、做靓“研学文章”。
此外,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市场运营与服务体验双轮驱动。陈俊楠介绍,武胜将强化运营赋能文旅价值焕新,注重市场化运营,坚持产品化创新,加强品牌化推广,持续扩大武胜“嘉陵江畔游”品牌影响力,深耕重庆主市场、联动国内大市场、开拓入境游新市场。同时,以游客为中心增强文旅服务能力,完善文旅配套设施,提升文旅服务水平,做优文旅营商环境。
文化和旅游要“融得了、融得好”,根本在改革。接下来,武胜将坚持改革创新激发文旅发展动能,创新政策供给,完善工作机制,锻造过硬作风,凝聚工作合力,让“嘉陵江畔游”文旅名片越擦越亮。(武胜县委书记 陈俊楠)
编辑:王海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