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广安  >  卫生健康

广安首例PTS经支气管镜精准消融肺癌气道肿瘤 为患者打通“生命通道”

2025年08月06日 16:28:58 来源:四川新闻网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

近日,华西广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传来好消息,该院成功为一名62岁的肺癌患者实施了广安市首例“PTS(甲苯磺酰胺注射液)经支气管镜引导下肿瘤局部注射治疗术”。术后患者症状显著缓解,顺利出院,这一技术的成功应用填补了广安市在该领域的空白。

两个月前,张先生(化名)毫无征兆地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还伴有剧烈咳嗽、咳痰以及反复发热。在外院检查后,他被确诊为肺癌,进一步检查显示,肿瘤组织已堵塞左主支气管,导致左肺不张及阻塞性肺炎。由于气道不通畅,远端分泌物无法排出,感染持续加重,肺功能急剧下降。

外院为张先生实施了常规支气管镜治疗,但因肿瘤位置特殊、体积较大,治疗后气道阻塞未明显改善,呼吸困难、发热等症状仍持续困扰着他。随着病情加重,张先生及家人辗转来到华西广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希望能找到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中央型气道狭窄作为肺癌的常见并发症,一直是临床治疗的难题。传统治疗方式多采用电刀、激光等物理消融术,虽能暂时打通气道,但对周围正常组织损伤较大,且对于身体状况差、肺功能低下的患者,耐受度低、风险高,难以实现长期有效控制。

华西广安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青刚主任医师介绍,对于恶性中央型气道狭窄,需在快速解除梗阻的同时兼顾肿瘤控制,局部消融治疗是重要手段。而甲苯磺酰胺注射液(PTS)是目前国内唯一获批用于肿瘤内注射的消融药物,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钟南山院士团队研发,具有“高效、低毒、广谱”的特点。

与传统物理消融术相比,PTS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可通过支气管镜精准将药物注射至瘤体内,实现“由内而外”的肿瘤细胞凝固性坏死,既能有效降低肿瘤负荷,又对周围正常气道组织损伤极小;操作相对简便,尤其适合肺功能差、无法耐受高风险物理消融或全身化疗的患者。

针对张先生的病情,青刚主任医师团队经全面评估认为,患者肺功能差,无法耐受传统物理消融术,而PTS局部注射治疗可精准作用于瘤体,兼顾安全性与有效性,是更优选择。

为确保治疗安全有效,团队术前多次讨论方案,联合麻醉手术中心团队评估患者耐受度,与家属充分沟通治疗细节及预期效果后,决定分两次实施PTS肿瘤内注射治疗。

7月9日,首次治疗在呼吸介入治疗室开展。在支气管镜引导下,团队精准定位阻塞气道的肿瘤组织,将PTS药物缓慢注射至瘤体内部。术后即刻观察,肿瘤组织出现明显塌陷,气流阻塞程度初步减轻。

7月16日,团队为患者进行第二次治疗。再次通过支气管镜检查发现,首次治疗后肿瘤已开始坏死缩小,团队沿残留瘤体继续精准注射PTS。治疗后可见,左主支气管、左上叶及左舌叶管腔逐渐恢复通畅,原本闭塞的左肺重新获得通气。

两次治疗后,张先生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痰等症状显著缓解,发热完全消失。术后随访显示,患者肺功能逐步改善,未再出现感染加重情况,近日已顺利办理出院手续,目前状态稳定。

此次华西广安医院成功实施广安市首例“PTS 经支气管镜引导下肿瘤局部注射治疗术”,标志着该院在呼吸介入治疗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据了解,PTS技术作为钟南山院士团队的创新成果,已在全国多地展现出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华西广安医院成功应用该技术,不仅为当地恶性中央型气道狭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更将“精准、微创、保功能”的治疗理念引入临床,为区域呼吸介入治疗水平提升提供了实践范例。(供稿:广安市人民医院 伍俊洁)


编辑:张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