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广安  >  区市县新闻  >  武胜县

四川武胜:嘉陵江畔游 养眼又赏心

2025年07月30日 19:38:55 来源:广安日报

游客在龙女湖边游玩。

7月29日,中共武胜县委十三届十次全体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市委六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就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擦亮“嘉陵江畔游”文旅名片进行了研究,将把“生态、文态、形态、业态”深度融合植入“嘉陵江畔游”全方位各链条,更好支撑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光明之星游轮畅游嘉陵江。

系统构建“嘉陵江畔游”文旅发展新格局

●高品质呈现嘉陵江十里画廊核心牵引段。

打造沿口古镇金字招牌。打造江湾湖畔文化古镇,深挖千年古镇文化底蕴,修缮黄家清真寺、马家大院等历史建筑,升级嘉陵江文化展陈体系,联合中央美术学院等高校高质量运营嘉陵江艺术创作基地,构筑兼具学术引领性与产业转化力的嘉陵江文化价值高地。打造江湾湖畔民俗古镇,以老味道、老物件、老照片为核心丰富民俗互动体验场景,推出“必看、必玩、必购”标志性产品,开发武胜剪纸、竹丝画帘等“一坊一馆一店”“非遗+”体验工坊,推动沿口古镇创建全省非遗特色街区。打造江湾湖畔美食古镇,深挖嘉陵江饮食文化,围绕武胜特色美食,系统推出火锅、生态鱼、地道小吃等系列产品,实现“一店一品牌、一店一特色”,全力提升古镇美食体验。全力争创国家4A级景区和国省级旅游休闲街区。

扮靓现代都市田园。加快推进永寿寺半岛人居环境整治,建成永寿寺环岛路,延伸凌波绿道,完善永寿寺半岛基础设施。开通古镇到永寿寺半岛水上旅游专线,开发“暮看永寿落日,夜观古镇灯火”两岸观景打卡点,多角度呈现一江两岸景观风貌。引入市场主体,规划实施跨江索道、亲子游乐园等项目,有序推进应龙岛开发建设,提升文旅业态供给。

丰富十里画廊内核。加快印山公园、千佛岩等沿江景点提档升级,完善黄林溪、唐家山等公园配套,补齐游人码头、亲水步道等设施短板,串联驿水江山图、滨江中路、凯旋门等节点,打造十里嘉陵风光走廊。强化滨水活力功能,常态化举办帐篷音乐会、围炉煮茶等微度假活动,打造城市休闲客厅。探索推出嘉陵江低空观光产品,供给现实版“飞越嘉陵”消费场景。

龙舟竞速。

●串珠成链构建人文休闲全域旅游网。

激发乡村旅游活力。提质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持续办好赏花、采摘等乡村文化旅游活动,着力构建集田园观光、农事体验、文化传承、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川东渝北乡村旅游首选地。按照“一镇一品”思路推动鸣钟、石盘、礼安等乡镇因地制宜融入乡村旅游度假带建设,支持“柚香谷”在武胜布局香柚主题观光体验项目,形成“农文旅互促”发展范式。

丰富古塞人文体验。扎实推进宝箴塞景区文物修缮保护等项目,推出塞堡探秘、模拟攻防等沉浸式体验项目,在重要节假日开展川剧、民乐、曲艺等演出活动。提升宝箴塞民俗博物馆展览展陈,与合川钓鱼城等景区共建“军事古韵·巴蜀要塞”主题线路,建设巴蜀文旅走廊军事人文体验地。

以水为脉串珠成链。构建不同半径旅游圈,推动“嘉陵江畔游”串珠成链,打造“千里嘉陵、广安最美”示范段。串联半径5公里内印山公园、千佛岩、永寿寺、龙女湖等景点,打造精品1日游线路;整合半径10公里内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度假区、宝箴塞旅游区等景区景点,推出特色2日游产品;联动半径20公里内太极湖、真静书岩、九洞晴岚、7002井等景点,织密全域深度游旅游网。

●联动共建嘉陵江国家级旅游风景道。

深度融入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建设。打破地域分割,加强“嘉陵江畔游”与“小平故里行”“华蓥山上居”联动,推动“打卡游”向“环线游”转变。串联小平干部学院、红色文化园、华蓥山起义纪念馆等场景,打造“红色旅游+思政研学”精品线路,延伸红色旅游产业链。串联沿口古镇、岳池低坑大瀑布、广安不夜城等景区景点,协同推进“千里嘉陵”“渠江巴韵”旅游风景道建设,供给嘉陵江、渠江“两江游”产品。串联太极湖、华蓥山红岩美村等景区景点,丰富中医康养、森林康养等业态,打造山水疗养目的地。

全面融入嘉陵江文化旅游联盟。探索开通武胜至重庆、南充游船航线,联动嘉陵江上下游阆中古城、合川钓鱼城、磁器口等景区景点,协同打造精品旅游路线,形成集古镇人文休闲、自然生态康养、古城塞堡探秘于一体的嘉陵江生态旅游黄金走廊。全力推进武胜城与合川钓鱼城等遗址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协同推进宋元山城遗址连片保护与活化利用。联合开展嘉陵江流域文化研究,共护船工号子等同源非遗,共建跨区域文创产业基地。联合毗邻地区加强交流合作,与川渝媒体建立宣传联盟,提升文旅品牌影响力。

品质主导 推动“四态”深度融合

厚植生态底色。聚焦嘉陵江武胜段117公里黄金水道,强化自然保护地监管,持续推进沿江湿地保护与自然岸线生态修复。因地制宜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四季皆景的高品质沿江彩色景观带。加强古树名木、野生鸟类、珍稀鱼类等生物多样性保护,依托太极湖广阔水域拓展曲流地貌科普旅游,赋能文旅生态价值转化,真正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深挖文态内涵。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完成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推进武胜城、母章德城遗址申报国省级文保单位,加强燕子岩摩崖石刻、中心古建筑群、飞龙武庙等重点文化遗产整体保护。深化非遗资源保护与创新转化,加强非遗产品开发和市场化运营,推动非遗进景区、进街区、进校园,积极申报省级、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深入挖掘武胜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展演,推出一批文学、影视、舞台艺术、视觉艺术优质作品。

提升形态风貌。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加快建设滨江北路、汉初大道等文旅配套项目,合理布局文化体验、休闲旅游、公共服务等业态空间,加强城市绿化建设,扮靓城区街道、广场、公园等重要场景,打造城市景观小品,提升城市颜值和内涵。建成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等公共服务项目,提档升级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和乡村文化站(中心),推进博物馆文物展陈,为群众提供优质文化活动空间。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实施陈家寨古村落等保护性修缮,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和美乡村。

丰富业态供给。坚持品牌引领,推进文旅产业全域全业态发展,丰富多元化、特色化、高品质产品供给。做实“水文章”。利用嘉陵江水岸资源,打造亲水智慧步道,优化邮轮和画舫游江体验,加快建设水上运动赛训基地,引入市场主体丰富水上观光、水上游乐等消费场景。点亮“夜文章”。推出“嘉陵夜游”“嘉陵夜宴”“嘉陵夜宿”等夜间文旅消费新场景,创新“画舫火锅夜宴”“邮轮星空烧烤”等业态,打造“十里光影画廊”沉浸式夜游动线,展示沿江两岸动静相宜、江城相映美丽夜景。升级“吃文章”。激活“武胜味道”品牌活力,开展名菜评选与非遗美食包装,开发麻哥面、渣渣鱼等方便食品,推动醉仙牛肉等品牌创建“四川老字号”。发布“嘉陵江美食地图”,建设非遗美食工坊,面向“水上”游船画舫及“岸上”江景餐厅等,推出火锅宴、全鱼宴等地道特色美食。创新“住文章”。打造“文化+康养+村居”三栖民宿体系,重点培育沿口古镇文化客栈、唐家山森林民宿、永寿寺半岛田园民宿等特色住宿载体。优化会江楼·美仑美奂酒店功能布局,提升光明之星邮轮酒店、嘉豪大酒店、印山锦江酒店等居住品质。激活“赛事文章”。积极承办赛艇皮划艇赛、端午龙舟赛、小轮车赛等国际、国内赛事,策划举办游泳、滨江马拉松等大众参与性强的亲民赛事,塑造“嘉陵江畔运动胜地”品牌。创新“赛事引流”模式,积极承接成渝体育产业转移项目,抢抓本地及毗邻地区举办大型体育赛事活动机遇,多渠道“引客入武”,带动全域消费升级。做靓“研学文章”。加强武胜中小学生综合实践营地建设,推出红色研学、工业研学等精品研学路线,争创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叫响“研学武胜”品牌。

强化运营赋能 文旅价值焕新

注重市场化运营。积极引进一批品牌投资商、专业运营商及文创IP企业等市场主体,探索委托经营、特许经营、合作经营等模式,提升花儿开了乡村酒店、春天来了会议中心等景区景点资产运营效益。育强本土市场主体,提升国企景区景点运营与资产盘活能力,梯度培育重点骨干企业和中小微企业,构建“国企引领、民企协同、小微共生”的市场运营新格局。

坚持产品化创新。聚焦“吃住行游购娱”全要素,坚持品质主导、品牌引领,开发“嘉陵江亲水游”“古塞体验游”“乡村生态游”等特色线路,联动推出“嘉陵江山水人文走廊”“宋元山城遗址探秘”等精品线路,丰富周边游、周末游、短途游等系列产品供给。加强消费市场分析,针对性推出武胜剪纸、竹丝画帘等地方特色足、游客购买意愿强的文旅产品,将旅游人气转化为消费动力。

加强品牌化推广。发挥武胜毗邻重庆的区位优势、融入重庆都市圈的发展优势,持续扩大武胜“嘉陵江畔游”品牌影响力,深耕重庆主市场、联动国内大市场、开拓入境游新市场,让万千游客心仪武胜、潮涌武胜。深耕重庆主市场,强化与重庆的业态联动、客源互送,靶向开展多渠道文旅营销,建立旅游线路互推机制,吸引重庆市民及赴渝游客来武胜旅游。联动国内大市场,借力重庆辐射力,融入“大三峡”及跨区域合作网络。开拓入境游新市场,主动融入川渝共建国际重要旅游目的地体系,争取利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红利,吸引经渝入境游客来县观光旅游。

以游客为中心 增强文旅服务能力

完善文旅配套设施。推进现有景区景点设施更新升级,科学布局旅游驿站、观景平台、智慧停车场,全面升级充电桩、医疗救援、旅游厕所及标识系统。实施景区景点适老化适儿化改造,完善无障碍设施,增设休憩设施和游玩设备。完善全域旅游交通网络,推进广安绕城高速(武胜段)、G75兰海高速武胜北互通等重大交通项目建设,落地龙女湖大桥等通达项目,优化县域旅游公交专线,提升交通通达性、便捷性、舒适性。

提升文旅服务水平。完善以游客为中心的文旅服务体系,提升市民文明素养,涵养城市人文气韵,推出柔性执法、潮汐停车等暖心宠客措施,实现主客共享优质服务。建立从业人员常态化培训体系,提升服务技能与职业素养。组建志愿服务队,布局设立服务站,提供咨询、急救等服务,开展文明旅游宣传。畅通12345热线及文旅值班专线,优化信息查询、在线预订、投诉办理等“一站式”服务。

做优文旅营商环境。推进文旅市场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文旅服务行业标准,强化行业综合治理,严厉打击文旅市场违法行为。加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规范执法行为。完善文旅市场经营奖惩机制,表扬诚信企业,惩戒违规主体,引导轻微违法主体自查整改。(武胜融媒 任禹舟 整理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编辑:宋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