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成都| 绵阳| 德阳| 自贡| 攀枝花| 泸州| 广元| 遂宁| 内江| 乐山| 南充| 宜宾| 广安| 达州| 巴中| 雅安| 眉山| 资阳| 阿坝| 甘孜| 凉山
您当前的位置:地方频道-广安  >  区市县新闻  >  武胜县

四川武胜:筑牢智慧防线 加大隐患排查 强化物资储备 未雨绸缪防大汛

2025年06月11日 14:48:10 来源:广安日报

目前,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已进入汛期,强对流天气或集中短时强降雨呈多发频发态势,洪涝和地质灾害风险明显升高。针对这一情况,记者走访了解到,该县通过筑牢智慧防线、加大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力度、强化应急物资储备等多项措施,做好防汛备汛、地灾防治工作,织密防汛减灾“安全网”。

提升预警时效性

防灾减灾抢先机

6月5日,在中滩桥长滩寺河流域,武胜县水务局工作人员一边仔细巡查河道水情,一边认真检查岸边矗立的一站式报警柱运行状况。这些分布在县域流域关键卡点的“电子哨兵”,正与县防汛抗旱指挥中心的高效“智慧大脑”紧密联动,共同织就一张防汛监测预警网。

在指挥中心,防汛监测信息专网平台如同全域防汛的“神经中枢”。工作人员通过大屏,对全县“一江四河”、169个山洪灾害危险区、99座水库水电站等重要防汛部位进行实时动态监控。

平台高效整合气象水文、水雨情等实时信息,可对重点江河流域、水库水电站等进行实时监测,一旦捕捉到河道水位超越预警阈值,系统瞬间激活——自动绘制风险等级图,并在对应的地图位置发出警报,真正实现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预警”的跨越式转变。

这套智慧系统的价值在于其强大的风险洞察力和预警时效性。它改变了传统依赖人工巡查上报的滞后模式,通过自动化感知江河“脉搏”,为防汛指挥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石。

“一旦降雨强度达到50-80毫米,我们将按照水旱灾害防御工作规程,对有可能发生山洪灾害或江河洪水灾害的地区发出预警预报,并统筹调度乡镇和相关部门立即做好转移、避险安置工作。”武胜县水务局副局长周彦宏说。

从“智”在指挥中心,到“慧”及流域末梢。武胜县依托智慧化水利系统,不仅在指挥端强化了“大脑”,更在防御一线延伸了“手脚”。分布在全县重要江河水域和码头、桥梁、水库水电站等关键部位的29个一键式紧急报警器、58个视频监控,正是“智”“慧”的生动体现。

据介绍,一站式报警柱连接防汛监测信息专网平台终端,能够实时显示水位和周边环境状况。一旦巡查人员或周边居民察觉到水位出现异常,可以立即按下报警键。值班人员通过设备终端迅速掌握水情和灾情信息,从而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日常巡查与设备维护的双重保障,确保这套“耳目”时刻在线、反应灵敏。

在科技的强力支撑下,武胜县正以更精细的监测、更迅捷的预警、更扎实的工程等,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堤坝,以智慧力量守护江河安澜与百姓平安。

实现风险早识别

确保隐患早处置

6月4日,在武胜县万善镇钟鸣村赵家湾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点,县地灾办工作人员正在组织专职监测员开展巡查工作,重点对隐患点周边环境以及边坡陡坎处是否有裂缝、坍塌、土质松动等情况进行查看。同时,他们还向周边住户进行安全防范、紧急避险知识科普,提醒他们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范措施。

“此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主要诱发因素是降雨,汛期特别容易发生滑坡,我们基本上每天都会来巡查,确保做到险情早发现、早控制、早预防。遇到有风险提示或预警,我们会立即组织群众撤离到应急避险场所。”该点位专职监测人员杨明珍说。

进入汛期,武胜县未雨绸缪,组织人员就全县各类地质灾害隐患进行排查、监测、处置等工作,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5月以来,该县已组织工作人员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25次。

除了加大“人防”排查力度,武胜县还着力加强“技防”。以往,一察觉到雨情,武胜县靠山地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专职监测员就格外忙碌,要到山区排查巡检,确保无险情,工作量非常大。如今,他们多了一个好帮手——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设备。

该设备由一台裂缝计、一台雨量监测计和一台预警广播组合而成。当雨量达到设定临界值(阈值)时,信息就会传送至预警系统,预警系统便会通过广播提醒周边住户。

目前,武胜县在万善镇、飞龙镇2个点位安装了6套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设备,实施24小时监测,助力实现地灾提前预警、群众提前避让,切实筑牢地质灾害安全防线。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强化汛期地质灾害隐患的排查工作,充分发挥‘人防+技防’的综合成效,加强监测预警,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完善应急预案,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响应、科学处置,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武胜县地灾办工作人员周涛说。

保障供应不断链

支撑救援高效率

防汛应急物资储备是防大汛、抢大险、抗大灾的重要保障。面对汛期,武胜县坚持“防重于救”理念,多维度筑牢防汛安全网,不断完善物资储备体系,加大物资储备投入,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的原则,提前谋划、科学储备各类防汛救灾物资。

6月6日,记者来到武胜县救灾物资储备库,看见工作人员正在仔细核对物资清单,认真检查物资质量,确保防汛期间应急物资即拿即用、即用即效。同时,严格按照物资储备标准和管理规范,对物资实行分类存放、专人管理,建立完善物资管理台账,实时掌握物资储备动态,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为确保物资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我们每月都会对物资储备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和盘点,做到账物相符,并及时补充和更新,确保各类防汛物资始终处于最佳备用状态,做到关键时刻‘调得出、用得上’。”武胜县应急管理局保障中心负责人代波介绍。

据统计,武胜县救灾物资储备库储存有棉被、救生衣、救灾帐篷、折叠床、抽水机、防汛沙袋、雨衣雨鞋、喊话器等28类防汛救灾物资共24万件。

同时,为进一步保障突发内涝情况下应急处置效率,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该县还配备了大功率抽水机、应急发电机、场地移动照明灯具、卫星通信设备等抢险急救物资,保证突发自然灾害情况下的应急使用需求。

物资要充足,防汛抢险队伍也要精锐。武胜县建立专业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明确18个专项指挥部职能职责,按照“一专多能、一队多用、专兼结合”要求,组建了一支80人建制的全县综合应急队伍,专(兼)应急救援队伍16支1200人和基层应急(分)队341支3870人,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民兵预备役为骨干、各类社会力量为辅助的应急力量体系,确保能在险情发生时第一时间到位、第一时间救援。

此外,该县还组织开展防汛抗旱应急演练24次,提升队伍的避险救灾应急实战能力和群众自救能力,为平安度汛打下了坚实基础。(武胜融媒 曹倩)


编辑:宋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