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残疾人就业、推动老年助餐服务、严守食品安全防线……一桩桩、一件件“小实事”,无不在直面民生所需、回应民生关切,解决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
近年来,武胜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持续改善人民生活,促进民生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群众幸福之基越筑越牢,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促进特殊群体就业增收
近日,武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来到残疾人李福强家里,接他去街子工业园区办理入职手续。
“找了一年都没有找到工作。感谢武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为我推荐了合适岗位,我也能挣钱为家里减轻负担了。”残疾就业者李福强说。
“在了解李福强的情况和就业需求后,我们通过走访园区各企业,与企业用工岗位需求进行精准匹配,为他找到了一份安保工作。”武胜县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主任汤华说,该县还根据特殊群体类别、择岗情况、企业空缺岗位等信息建立特殊群体就业数据库,提供定制服务,精准匹配岗位,解决供需信息不对称、就业难等问题。
目前,武胜县通过就业数据库对已采集适合特殊群体的岗位进行“精准选岗+送岗上门”,为300余人提供咨询服务,帮助30余人成功就业。
近年来,武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针对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就业创业意愿和能力的残疾人,开发残疾人就业岗位和公益性岗位,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扶持残疾人自主创业、灵活就业、辅助性就业。今年以来,该县13家单位和国企安排残疾人就业31名,公益性岗位就业376人。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落实特殊群体就业政策,加强特殊群体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相关政策宣传力度,通过招聘会、走访拓岗等方式,大力促进特殊群体就业增收。”汤华说。
构建优质养老服务体系
9月18日中午时分,在武胜时光·邻里食堂,不少老人围坐在桌前相互交流。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饭菜就做好了,老人们排队挑选着午餐,很快手中的餐盘就装得满满当当。
“有困难的老年人,2块钱就能来食堂吃饭,而且饭菜很合老年人的口味。”市民张开英说。
目前,时光·邻里食堂推出了中、晚餐助餐服务,凡县城65岁以上老人均可申请办理养老助餐优惠卡,特殊老人每天补助不高于10元,普通老人每天补助不高于6元。
一餐一饭温暖一座城。看似简单的一餐热饭,不仅是很多老年人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民生福祉的“头等大事”。
近年来,武胜县大力营造养老孝老敬老社会氛围,通过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和适度新建,合理建设老年助餐服务场所,不断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聚力民生保障,加快补齐养老服务短板,强化兜底保障功能,不断打通养老服务“最后一公里”,让辖区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养”,切实提升老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
此外,武胜县还聚焦老年人居家养老实际需求,提供“防走失”“一键呼叫”等智能化服务,优化老年医疗资源布局,通过打造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居家上门服务、适老化改造等举措,着力构建优质养老服务体系,持续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多举措保障食品安全
近日,在武胜县2024年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中,2646名群众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从众多食品类别中选出了食用油、猪肉、大米等15种群众最关心的食品进行抽样检测。检测结果还将在县人民政府网进行公示,如果被抽检产品不符合相关标准,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依规开展核查处置。
为确保活动科学、公正、准确,武胜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还全程陪同监督,并就食品监管、监督抽检和活动后续开展提出了意见、建议。
“本次‘你点我检’活动能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知晓度。”武胜县人大代表余金桦表示,今后将继续与市场监管部门一起,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同时,武胜县还把群众关心的“中小学校食堂饭菜质量”作为“小切口”监督重点之一,在全县开展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改行动,围绕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协同联动开展专项监督,坚持“查、改、治”一体推进,切实保障在校师生饮食安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武胜县始终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来抓,全面统筹谋划,不断强化监管举措,严管严控食品各环节风险,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 (武胜融媒 曹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