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消息 近年来,广安市武胜县坚持“1234”工作思路,全面加强驻村干部管理,推动驻村帮扶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人员选配立足“一个实际”。立足村情产情民情实际,坚持“人岗相适”“人村相宜”原则,结合工作经历、职能职责、专业特长等情况分析分类,精准匹配人员力量。今年7月,顺利完成市级增派一批、产才结合调整一批,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充分发挥市县两级选派力量最大效能。
教育培训严把“两个关口”。注重提升帮扶培训实效,优化培训内容、丰富培训方式、严肃培训纪律,实现驻村干部培训全覆盖。严把课程设置关口。创新开设“县长专题课”“部长专题课”“局长专题课”等实用课程,让学员学全、学深、学透文件与政策。围绕“四项职责”和“十二个参与”工作要求,制发《武胜县驻村工作提示》指导教材400余本,为如何“驻村”“助村”提供工作指引。严把培训效果关口。研制驻村干部培训结业试卷,开展培训结业测试,对测试不合格的,集中补课、后期补考,确保建成一支懂政策、会帮扶、作风硬、能力强的驻村干部队伍。
待遇保障强化“三个激励”。聚焦保障激励,有效激发驻村热情。强化待遇激励。将驻村工作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督促派员单位落实一次性生活补贴、生活补助、乡镇工作补贴、交通费等物质保障。强化关爱激励。按照一季度一谈话、半年一座谈、一年一慰问的工作思路,督促派员单位领导定期谈心谈话,常态关心关爱,让驻村干部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和温暖。强化政治激励。围绕政治激励、能力提升等七个方面,印发《武胜县关于组织保障巩固脱贫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七条措施》。新一轮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累计选派驻村干部862人,提拔重用驻村干部271人,职级晋升162人。
督导检查做到“四个参与”。建立全方位督促监管机制,防止驻村干部“两头跑”“两头干”“两头耍”。乡镇党委日常检查。乡镇党委每周至少开展两次全覆盖检查,督促落实签到、请销假、工作日志等制度。派出单位常态问询。派出单位常态问询派驻干部在村履职情况,了解掌握帮扶工作短板弱项,及时研究解决具体困难,推动帮扶工作做深做实。专班定期督查。建立县级驻村帮扶管理专班,围绕防止返贫监测、“三类人群”增收、培育村级组织后备力量、参与乡村治理等重点工作,分片区督促指导。组织部随机抽查。县委组织部结合日常掌握和专班督查结果,随机抽查问题整改和工作落实情况。今年以来,督查发现整改问题120余个,倒逼驻村干部认真履职,确保真帮实扶有成效。(供稿:武胜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