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发挥党建引领 构建川东北教育高地

2022-12-19 13:14 来源:四川新闻网
编辑:陈荞

四川新闻网消息   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创办于二○○四年九月,是一所集品牌幼儿教育、特色小学教育、优质初中教育、精品高中教育于一体的现代化优质教育民办学校,属于新社会组织。学校占地200亩,校舍面积73000余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现有132个教学班,在校师生5000余人。

该校以党建为抓手,构建起党委、理事会、学校行政“三驾马车”同向发力运行机制,探索出“正行党建”品牌,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和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学校发展活力。建校十八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民办教育百强学校”“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校”“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民办教育十佳学校”等多项殊荣;学校党组织先后荣获“四川省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示范单位”、广安市第一、三届“社会组织‘五星级’党组织”“广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邻水县党建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守正创新  提升政治领导力

组织建设全覆盖。学校党组织成立于2005年,2007年建立党总支,2013年建立党委和纪委,党支部建在学部或年级组,党小组建在教研组,学校现有5个党支部,20个党小组,实现了“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的组织”。

政治引领把航向。将党建纳入学校《章程》,党委书记参加理事会,参与“三重一大”决策。党委书记和总校长“一肩挑”,学部校长和党支部书记“双向任职”,党政同责,党建与学校工作同部署、同开展,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头雁领航筑堡垒。实施“头雁领航”工程,选优配强党支部书记,压实主体责任;选举想干事、能干事的支委和党小组组长,增强党支部向心力。开展“六好支部”创建活动,开展“强雁争先”行动,产生“雁阵”效应,筑牢坚强堡垒。

思想铸魂  提升组织向心力

正行党建铸品牌。将红色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打造党建文化长廊、正行党建园、党课宣讲厅、党员书屋和党员活动室,配备图书,构建书香党建空间,让红色阵地成为党员学习提升的“加油站”。

锤炼党性强学习。坚持党委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制度,筑牢拒腐防变根基;坚持“三会一课”制度,用百年党史建构精神坐标,坚定理想信念;关注红色党建公众号,打卡“学习强国”APP,推荐阅读“三本书”(政治理论书、管理专业书、教学业务书),创建学习型党支部,锤炼坚强党性,汇聚力量源泉。

特色党课显奇效。开展“党史进校园”活动,邀请市县领导、退休老党员讲党课,组织党员收看党中央盛大活动直播,开展“感悟长征遵义行”“研学党史延安行”“重走川陕长征路”,参观小平故居、华蓥山游击队遗址等活动,把课堂延展到红色教育基地,增强体验性、实践力,激发教育活力。

创先争优  提高社会影响力

制度建党葆纯洁。完善党组织各类岗位职责和制度,制定《党支部考评细则》《优秀党员评选方案》《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规定》,建立党建清单,开展述职评议,将考核结果与职务任免、职级晋升、评先评优挂钩,变“软指标”为“硬杠杠”。

强筋壮骨筑防线。加强教育管理,开展从严治党警示教育,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坚持会前学法制度,严格组织生活会制度,及时谈心谈话,筑牢思想防线;加强纪检监察,抓细抓早抓“苗头”,形成“不敢腐、不想腐”高压态势,筑牢拒腐防变根基。

承诺践诺做示范。积极推进“六好党支部”“特色党支部”创建工作。党员“亮身份”,挑重担,敢担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争当学生喜欢的好老师。落实“一帮三”行动(资助1名贫困学生,联系1名学困生,帮扶1名青年教师),搞好传帮带。鼓励党员在教育教学、文明创建、扶贫济困、抗击疫情等活动中,冲在前,当先锋,作表率。

党建带工建  激发干事创业内驱力

打造人才“磁力场”。坚持政治标准,组建干部队伍,领导干部“亮身份、亮牌子”,与教职工面对面、手牵手、心交心;建立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招聘教师,注重党员身份,让党员成“香饽饽”;大力实施“双培养”工程,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学校现有党员110名,新发展党员3名,发展对象7名,入党积极分子50名,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搭建育才“大舞台”。开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演讲比赛,征集“金点子”,激发“大潜能”,开展岗位练兵和技能比武,举办“明星杯”“新秀杯”教学竞赛和厨艺大赛,评选师德标兵、感动校园人物、优秀教师等先进典型,汇聚“奋进新征程”强大动力。

构建留才“生态圈”。党建书屋“沙龙化”,除装备书籍外,增设咖啡、茶点服务,打造成“迷你版”职工之家。开办职工食堂,按月补助餐费。开展生日送祝福、节庆送鲜花活动,提升教职工幸福指数。坚持人民立场,维护教职工权益,引领教职工怀揣梦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党建带团建  打造学校发展新引擎

 聚焦阵地塑“外形”。建立学校团委、年级团总支部和班级团支部组织,配好团旗团徽,办好少年团校,指导办好团支部园地,注重网络新媒体团建,内引外联“劳动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增强团组织吸引力。

强筋健体铸“内核”。依托党课阵地,开设“团校大讲堂”,举办“强国有我”座谈,开展拓展和社团活动,引导青年讲政治、知形势,强担当,激发内驱力;开展读书研讨、知识测试、研学实践等活动,指导青年学好“四史”,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补钙铸魂。

搭建舞台新“引擎”。加强后备干部培养,开展岗位练兵,引导青年干部增强五度(政治高度、思想深度、知识广度、能力强度和心理气度);引导青年团员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凝聚干事创业热情;定期评选表彰优秀团干部、优秀共青团员,设立“青年教师示范岗”,做好“推优”工作,纳入组织培养,打通青年成长成才路径。

党建带队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锻造红烛强引领。聘请党员教师担任少先队辅导员,通过理论研讨、课题研究,以老带新、结对帮扶,创新论坛、交流经验、自主研习等多种方式,锤炼党性品质,提升政策水平和工作技能,锻造又红又专的少先队员辅导员团队。

善美德育泽童心。打造“童心向党”课程,以升旗仪式、主题队会、特色活动为载体,开展“我向党旗敬个礼”“唱支山歌给党听”“党的故事我来讲”等活动,唱响爱党爱国主旋律。编印校本教材《新二十四孝读本》,学习孝道文化,践行孝道行动,以“五个一”活动为载体,开展感恩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爱国感恩情怀。

活动课堂传基因。开展“华蓥山游击队遗址”“小平故居”红色之旅,参观陈列馆,寻访红色足迹,学习先辈事迹,感悟丰功伟绩和革命精神;培训“红领巾”宣讲员,开展“党的故事我来讲”,宣讲“红色励志长廊”,讴歌百年党史和革命英雄的家国情怀;以“三亲”(亲近自然、亲近家人、亲近社会)“五节”(诗书画韵节、传统文化节、和乐体育节、和美音乐节、快乐创意节)为统领,开展丰富多彩的素质教育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生活,培养良好品格。

春风浩荡战鼓急,百舸争流自当先

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深度挖掘党建文化的历史、时代、政治和文化价值,提高师生对共产党的情感认同、思想认同和行为认同,使党建文化内化为提高内在素质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坚持走“党建领航·五育融合”特色之路,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干劲,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清晰的思路、更加精准的举措、更加务实的作风,撸起袖子加油干,挥洒热情,为实现学校三次转型贡献智慧和力量。(供稿:四川省邻水实验学校  陈友轩)